33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33阅读 > 穿越后我帮亲爹打下江山 > 第36章完结

第36章完结

今天的粥更加稀了,流民捧着粥碗,欲哭无泪,满心绝望。¢墈¢书_屋? ?首?发~

很多的流民在计划着离开,人多粮少,留在这里只能等死,离开或许还有生机,但也有很多的人已经走不动了。

窦若飞留了下来,妻子和女儿站起来都困难,没有力气走路了。

他们要眼睁睁地饿死在城门前吗?

-

“招工,识字的,有手艺的,家里有青壮年的先来。”老牛从马车上跳下来,放开喉咙喊,声音洪亮,“招人种田,养鸡鸭,工厂做工。”

崔先生把纸张铺在一块石头上,拿起笔,准备登记人员情况。

流民们一拥而上,老牛连忙维持秩序:“排队!排队!一个个来,不听话的不要!”

老张逐个询问,崔先生一一地记下来。

“叫什么?”

“哪儿的人?”

“家里几口人?”

“是干什么的?”

……

回答五花八门。

“叫钱富贵。·比?奇¢中\文.徃/ ^勉¨沸¢跃/黩,”

“还有三个儿子,和孩子他娘。”

“会木工。”

“我叫窦若飞,是个秀才。”

-

据史载,大齐景和三十二年七月三十日,窦侍郎于安平县外初见崔先生。其时窦侍郎因洪水冲毁村庄,携妻女由河州流亡至信州安平县外,适逢崔先生、张尚书与牛将军为福王招工,窦侍郎由此得入福王庄。窦侍郎之女,即其后闻名大江南北,引领时装潮流的窦大家亦随父入福王庄。

第二十二章

郑远钧已经在一号庄子上驻扎一个多月了。

对,一号庄子。郑远钧想,总不能让皇上赏的地屈居于二,所以就叫一号庄子,老爹给的就叫二号庄子。

崔先生对她给庄子的取名十分不以为然,友情提供了几个好听又有好寓意的名字,她委婉谢绝了。

郑远钧觉得,一号和二号庄子很好啊,好记又方便,她以后再有了庄子,都不用想名字了,接着三号、四号……

一号庄子刚刚建设,时间仓促,事情又千头万绪,除了两个亲卫,郑远钧把崔先生、老张和老牛都拉了壮丁。~x/w+b!b′o¢o?k_..c/o`m,

霍青沉迷于练刀,就不打扰他了,让他专心练好武艺,以后给她当军队的将军。

崔先生负责考察每个人的品性和工作能力,把他们安排到恰当的位置上,然后还要给他们建立档案,记录他们的家庭情况、人际关系、经历特长和工作成绩等等。

这个庄子太重要了,必须把每个人都掌握在手中,放在视线之内。

郑远钧想着,现在先做一个档案的模板,以后再招了新人,都按这个模板来。

工作细致而又繁琐,各种鸡毛蒜皮的事。

郑远钧的要求又苛刻,写上档案的每一句话都要一一调查求证,终于把优雅的崔先生逼得暴躁了,向老张抱怨:“二公子怎么就有这么多的主意。”

“我看吏部选人都没他考虑的多,吏部的档案也没他的详细。”

他虽然没入过官场,没见识过吏部的档案,但他家是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家里当官的人多了,对朝廷中的各种规章制度都非常熟悉。

老张只得安慰他:“不急,你慢慢来。”

“这本应该是赵军师做的事啊!”崔先生长叹一声。

以前在青州,他只管上战场的事,战场下的事都是赵军师干的。

看着崔先生被逼得团团转,老张只得沉默了,唯恐哪句话说得不对,刺激到了崔先生,让崔先生撂了担子,那就不好向二公子交代了。

崔先生本性中带有一种无拘无束,确实不适合做这样的事,但没办法,郑远钧的人手太紧缺了,庄子上识字的人都没几个。

十几天后,在崔先生即将暴走之际,郑远钧给他寻到了一个帮手——窦若飞,分担了他的一些工作,让他缓了口气。

这一个多月最忙的人,还应该数老牛和两个亲卫。崔先生还只是费脑力,他们三个人却是要下基层和流民打交道的。

对了,现在不能叫流民了,流民都成了一号庄子的庄民了。

老牛他们三人先是监督庄民建房,房子不用建得多好,都是土房和木房,让庄民们暂时住下,有个安身之地。

一边建房,一边把鸡鸭场、猪场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