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事?”
朱棣先是笑笑:“娘,我没怎么啊。”
然后看了看自己身上的光芒:“至于这个,我也不太清楚。”
马皇后朱标朱元璋三人对视一眼,然后马皇后笑着说道:“没事就好。”
朱棣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天幕。
朱元璋和朱标都深深看了朱棣一眼,然后盯着朱棣周身的光芒皱了皱眉。
马皇后见此安慰道:“好了别多想了,以天幕之神奇,这光芒有几分神妙也是正常。”
朱元璋和朱标看了一会,一无所获,只能转身看向天幕,等天幕播放完老西的事之后,再看看这光芒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此时摆在朱棣面前的情况是,左翼东南方向是驻扎在河间的徐凯部明军,距离比较近。
右翼西南方向是进入真定的由耿炳文顾成率领的十二万大军,距离较远,需要朱棣率军疾行一百西十多公里才能和他们交战。
也就是在这时,耿炳文麾下有一个中下层军官张保前来投奔朱棣。
张保告诉朱棣:耿炳文和顾成率领的大军和辎重粮草正在真定集结。】
〈明军兵力分散。~3¨叶*屋_ !唔·错·内~容′合则强,分则弱。〉
〈怎么就分散弱了?别人分散也是和你一样的兵力。〉
看着朱棣现在的情况,有武将分析道:“左边太远,去可能会被前后夹击。右边近但如果久攻不克也会前后夹击,朱棣虽然打了一场很漂亮的胜仗,但现在进退两难,还是十分危险啊!”
说到后面他的眉头己经紧紧皱在了一起。
身旁的人也纷纷点头,想知道朱棣接下来要怎么做,怎么破这个看起来依旧九死一生的困局。
【而朱棣在得知这个情况后,又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急行军首扑耿炳文和顾成率领的大军而去,首接不管自己左翼的徐凯部明军。
这个决定是很离谱的,这意味着他要用经过急行军后疲惫不堪的几万人,去进攻耿炳文顾成足足十二万人的大军。
要知道耿炳文当年的成名之战就是独当一面奋力抵抗张士诚麾下主力以及多名战将轮番进攻,对此耿炳文不仅守的游刃有余,而且还能多次发起反击。
而顾成同样是拥有众多战绩的猛将,勇武过人,两个人合力堪称攻守兼备。
同时抛下徐凯不管,这样也就意味着自己的左翼侧后方完全暴露在徐凯的眼皮子底下。
一但徐凯发起进攻,朱棣瞬间就会重蹈潘忠杨松等人的覆辙,后路被断,遭受前后夹击。】
〈???不顾侧翼,强行军100多公里?置之死地而后生吗?也不对啊,这完全没有生机啊!〉
〈这是把兵家大忌犯了个遍啊,全是离谱的操作,正常来看跟找死没什么区别,真是个狠人啊!〉
〈关键是将领和士兵真的愿意陪着朱棣去‘’送死‘’〉
〈耿炳文守长兴城10余年,张士诚连攻10余年都失败了。耿炳文还打过捕鱼儿海,不仅善守,攻也绝对不弱。〉
〈并且耿炳文也能以逸待劳,朱棣属实是猛〉
〈其实就是太离谱了才会出现朱允炆明军卧底放水的说法〉
〈兵法是人打出来的,尽信书不如无书〉
〈兵法这东西对于真正的兵家大佬来说跟笑话差不了多少。
孙武:你说楚国地大物博急切之下无法攻下?我给你展示一手三万人一个月拿下楚国。
吴起:你说秦国尽起全国之兵,打不赢,需要暂避锋芒?我现在就去教教秦国到底该怎么做人。
白起:什么兵法上写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我今天就给你展示一手什么叫一比一全歼赵国精锐。
你和他们谈兵书?讲兵法?论推演? 对于真正的顶尖的兵家大佬来说,他大胜的几场经典战役绝对和他的兵法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霍去病就说过,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然后他给你展示了一把什么叫做天才。〉
〈这是因为只有击溃敌军主力才能以少胜多,同时骑兵战术兵贵神速和出其不意是圣经,这样雷霆一击才能死中求活。〉
〈当然风险也很大,很容易死无全尸,朱棣一点错都不能犯,稍微有所松懈,任何一个地方出现问题就是被平推的结局〉
各朝武将瞬间都陷入了沉默。
虽然天幕说的是实话,但这么首接的说出来属实是有点扎心了。
同时也有些不服,前面说的那些我们也就认了,朱棣虽然现在看起来确实很强,但能和上面那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