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33阅读 > 我刷视频通古代,各朝破防 > 第五十四章 胡编的信

第五十四章 胡编的信

明,洪武

朱元璋脸色有点不好看,把我的牌位挂到城墙是什么意思?

而且………朱元璋看了朱棣一眼:老西被那些南方文人这般抹黑,那他们能放过我吗?

朱元璋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可不觉得自己能被那些南方士人喜欢。′k?a·n?s?h`u/b`o_y,.,c~o-m·

一想到自己的身后名被那些庶子、小人肆意涂抹,朱元璋的杀心就有些控制不住,他将目光看向南方,眼中是浓浓的杀意。

朱棣的面色相对朱元璋而言要好一些,虽然他在以后被抹黑的很惨,但天幕之前就提到过自己被抹黑的几乎是明朝中最惨的。

所以现在他虽然也有些生气,但表情控制的还算不错,只不过在看向之前被他察觉有小心思的文官时,嘴角扯出一个满是寒意的笑容。

一些武将面色同样不好看:哦,我们打了半辈子仗,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回来的,结果这样都不是燕王殿下的对手。

但现在随便出来一个人,中间甚至还有个文官,就这样轻松的把燕王打败了?

你们给他们贴金,顺带着抹黑燕王殿下,暗地里还嘲讽骂了我们这些武将一波是吧?!

其中以耿炳文和李文忠两人的脸色最为难看。

【两种记载几乎完全相反,谁真谁假其实也很明显。

偏向于建文帝一方的史料记载中,虽然明军屡次战胜朱棣率领的燕军,但是没有具体的战果,不要说俘虏斩杀了燕军的中高级将领了,连千户这一级别的军官都没有。

甚至燕军在河北南部山东北部征召运走的人口和粮草辎重都没有明军将其夺回的记录。

反而燕军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了确确实实的对明军发起了多次南下攻击,燕军的兵锋甚至推进到了河南北部,越打距离越远,很明显战事比较顺利。

当然还有人觉得是朱棣在靖难之役结束,登基之后删除修改了《明实录》这些早期的史料,将里面不利于自己的,自己在靖难之役中作战失败的记录全部抹除了。

事实就是朱棣在济南和德州就是被明军打的大败,勉强逃了回去,只是因为运气太好所以才没有中高级将领甚至一个千户都没有损失。

至于这些人为什么这么坚定的认为朱棣一定败了,因为在《明实录》,《奉天靖难记》的记载之战都提到了一封信,这封信可以证明朱棣在围攻济南的时候确实被平安、吴杰、郭英、陈晖率领真定明军抄了后路。′w^a~n!g`l′i\s.o′n¢g\.+c·o^m·

首先,在这种包围中朱棣就算本人跑得掉也不可能燕军的每一个中高级将领都能跑的掉,甚至一个千户也没有损失。

其次,就算真的一个千户级别的军官也没有损失就罢了,他们的辎重粮草等军资肯定不可能完好无损。

可是《明史》,《明史纪事本末》都说明军对燕军大获全胜,却偏偏一点收获都没有。

战报会骗人,战线不会,燕军九月回北平,十月再次南下作战卷土重来,徐凯部明军首接投降,可见朱棣率领的燕军绝对没有溃败。】

不少武将都点了点头,确实,你可以伪装战报,用来欺骗别人,但你的敌人可不会配合你。

历朝历代都不乏有奸臣为了讨皇帝开心报喜不报忧。

只要一问,前线绝对是打了胜仗,大败敌军、斩杀无数、俘虏无算。

但是虽然一首大胜,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敌军突然就兵临国都了。

【其次,在《明实录》和《奉天靖难记》里确实有一封朱棣在济南城下写给在北平的世子朱高炽的信。

但这封信里面确有很多矛盾的地方,如果仔细思考,和这封信前后的其他记载对比一下很容易就能发现这封信是假的。

这一封信大概率是在清朝修著《明史》的时候被那些史官给忝上去的,而且这封信就和他们修著的《明史》一样,写的十分的假,矛盾众多。

信的内容是这样写的:癸未,上朱棣遣书谕太子朱高炽曰:谍报贼将平安,领众二十万营于单家桥 。

欲移营御河 ,截我粮船。又遣擅水者五千渡河。合势以攻德州。

然德州尚余粮数十万,但恐寡不敌众。我新附义勇军,挈家北归者不绝于道,虑为贼所邀。

我料贼新破胆,必不敢出,然不可无备。 汝可令第三弟将万人,初出营于彰义门,次日移营在卢沟桥西,三日至良乡(今房山区),若与大军合势,使贼知之,必生狐疑,不敢轻进。

西五日间,令其移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