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33阅读 > 我刷视频通古代,各朝破防 > 第六十二章 藁城之战 上

第六十二章 藁城之战 上

低落,如果再被刚刚战胜他们的燕军围困,很有可能会和之前的徐凯部的沧州明军一样,被迫投降朱棣。到时候真定明军就变成一支孤军了。^咸~鱼`看^书` ,埂,鑫!醉,筷′

打定主意之后,燕军在明面上派出军士大张旗鼓的西面散开收集粮草,但实际上这些士卒刚刚出去不久,大部分就回营了,暗中在营中等待备战。

同时派出许多细作混到真定定州一带,放出燕军大肆收集粮草的消息。

平安、吴杰、陈晖等明军高级将领很快就得知了这个消息,最终也确实脱离了真定,但他们几人具体怎么想的就没人知道了。

他们都是在边军作战多年的老将,而且燕军在和德州明军进行了一场高强度的血战之后,收集补给,整备军队,恢复战争中的战力损耗,本身都是很正常的军事行为。所以大概率不会被燕军欺骗过去。

但同时真定明军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输燕军,如果一首不出战那么确实很有可能会被治罪,而且如果德州真的投降朱棣,那么真定明军的处境就会变得十分危险。

所以大概率是因为这两点,真定明军选择沿着滹沱河东进,最终平安、吴杰、陈晖率领着真定明军来到了距离燕军大约七十里的地方,处于安平县和深泽县的中间。

燕军很快就得知了斥候关于真定明军的报告,此时己经是傍晚时分,许多燕军的将领都劝朱棣在明天早晨的时候在过河和真定明军交战,但朱棣认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应该连夜渡河北上。

朱棣安排燕军全部骑兵从左翼的上游渡河,步兵则带着辎重从下游河水较浅的地方渡河。

在成功渡河之后燕军骑兵在朱棣的命令下没有等步兵和辎重渡河会合,而是立刻向西推进了二十余里,很快就发现了真定明军派出的前哨部队。

但因为这个时候天色实在太晚了,己经完全黑了,所以双方都没有选择交战,真定明军的前哨部队进行了短距离的后撤,最终他们扯到了藁城以北,无极县以南的滹沱河北岸一带扎下了大营。

在第二天中午双方进行了正式的前哨战,燕军和明军从中午打到了晚上,双方都没有太多的斩获,没有一方俘虏斩杀对方的有名有姓的将领。

这一次的前哨战大概率是双方骑兵一次小规模的短促接触战,双方在对方后续部队的大概规模,将交战地点的地理条件侦察清楚之后就撤退了。

但是在当天的晚上,朱棣按照自己的习惯率领着几十名精锐亲卫在夜间实施抵近侦察,除了侦察地理条件和地势之外,也是确保真定明军不会趁夜撤回真定。

不过这一次真定明军应该是下定决心要一雪前耻。

毕竟当初的白沟河之战平安率领的辽东铁骑和吴杰率领的山西精骑是成建制撤退的,并没有损失太多的兵力,而他们之前在深州被朱棣打的惨败,连朱允炆派来监军的太监都被燕军生擒俘虏了。

但平安、吴杰、陈晖等真定明军的高级将领并没有被想要一雪前耻的心理冲昏了头脑,反而更加小心谨慎,他们这次也是有备而来。

这次的交战地点是平安吴杰陈晖等高级将领精心挑选出来的,对己方非常有利,但对燕军来说十分不利。】

历朝历代的人此时都有些好奇这个地点的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

毕竟双方的军队主力是一样的,都是边军精锐骑兵,要什么样的地点才能对一方有利,一方不利,之前也听见天幕说平安他们在这里有什么提前的布置安排啊?

韩信闭上眼睛回想一遍天幕己经提到的内容,以及画面中的地图,然后睁开眼睛将目光放在了滹沱河上,再联想起朱棣的一贯战术,韩信露出一副了然的神情,原来是这样,但随即又摇了摇头,他不觉得这样就能给朱棣太大的限制。

【就在真定明军驻扎的地点附近有一条古老的叫做木刀沟的小河,说是小河,但木刀沟最窄的地方也有六十多米,最宽的地方甚至达到了西百米。

就在真定明军驻扎的区域,木刀沟距离滹沱河很近,两条河之间最近的地方只有八里多一点,真定明军的计划就是在两条河之间的狭窄地段结成坚固方阵。

同时他们还准备了一个秘密武器:一个可以快速拼接起来,高度最低在十米之上的一栋木楼状的云台建筑。

由真定明军的主将平安本人在木楼云台上实时瞭望,这样在这个狭窄的战场上,平安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燕军的任何动作,比如朱棣经常使用的迂回、绕后背击,还有燕军对某一点的增援调兵。

同时还能比较便利的指挥己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