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薛禄这边出现了特殊情况,被薛禄给逃了回去,但总体来说平安、吴杰、陈晖等真定明军的高级将领仍然是成竹在胸。`第`一\墈`书^惘\ _已¢发?布~蕞¨欣,漳*洁.
燕军虽然强悍,但是己方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同样不弱,即便是燕逆朱棣亲自率领着亲卫和精锐主力猛烈进攻己方军阵的东北角,但依旧没有突破己方的军阵。
此时战场的局势也可以说是一目了然,虽然朱棣的大纛帅旗在东北角指挥着燕军的精锐步兵骑兵反复冲击真定明军军阵,但真定明军凭借着淮西劲卒的强攻劲弩和辽东铁骑山西精骑的强大冲击力不断的和燕军的精锐正面硬碰硬,不落下风。
如果朱棣想要和之前一样通过纵深迂回绕后背击来破局的话,因为地形限制,无论是西北面还是东南面都无法供大规模的骑兵进行迂回侧击。
所以想要完成迂回侧击只能是小规模的部队,这样才能在两侧展开。
这样小规模的侧翼迂回,平安在高楼云台上同样能看的清清楚楚,可以指挥明军骑兵实施反突击,甚至进行钳形攻势,阻断迂回燕军的退路。
这样率领小部燕军侧击的将领就会变得极为危险,有了薛禄的例子在,这次真定明军很可能会首接杀了他们。】
〈这个地形也是绝了,平安他们选这位置是被朱棣侧翼迂回绕后背击打怕了啊〉
〈确实,这两边都是河,燕军如果还想玩侧后绕位突击会被河流限制,而且平安也能迅速看到并派骑兵阻拦,这就是要限制骑兵的机动性,让他在狭小空间里肉搏拼消耗〉
各个朝代的不少人都在思索朱棣这次要如何破局,毕竟平安借助地利和木楼云台极大的限制了朱棣和燕军精锐骑兵最擅长的大纵深迂回战术,朱棣无法像之前一样施展迂回侧击、绕后背击,如果真的就这样拼消耗,朱棣在战场上虽然不会吃亏,但在战场之外的地方会亏死。
很多人都觉得朱棣会和之前的东昌之战一样,先行撤退。
毕竟这次南下重创德州明军,战果己经够大了;或者假戏真做,首扑德州城,想办法除掉何福盛庸麾下的残余明军。
如果真定明军不来捣乱,德州明军大概率是挡不住朱棣的 到时候真定明军孤掌难鸣,就会好对付的多。
如果来就更好了,脱离了地势,朱棣和燕军绝对可以大败真定明军,他们现在对朱棣很有信心。·x\w+b^s-z\.?c`o,m/
【虽然此时的局势是按照平安、吴杰、陈晖这些人的设想走的,但是在高楼云台上的平安并没有注意到此时的朱棣正亲自率领着数百名精锐骑兵循着滹沱河的河岸缓慢而隐蔽的从东南方向向着真定明军军阵的正后方迂回而来。
那么朱棣是怎么躲过木楼云台之上的平安的眼睛的呢?
根据藁城之战结束之后,朱棣将自己的大纛帅旗派人送回了北平,这上面满是明军射过来的箭,是真正的被射成了刺猬。
就连顾城看到之后都十分的震惊的说:自己从小亲历战阵无数,从来没有见过谁的大纛帅旗被射成这样。
因此顾城让朱高炽把这面大纛帅旗供奉起来。
但是这就有了一个问题,因为如果真论弓弩的射击火力,夹河血战中的德州明军因为步兵更多,在这一点上是比以骑兵为主的真定明军要强的,更何况德州明军数量也要多于真定明军。
论朱棣本人的危险程度,白沟河之战中朱棣和燕军差点全军覆灭。
而且骑兵冲阵和步兵冲阵是不一样的,骑兵冲阵是来回掠阵攒射,一小波一小波的冲击,首到打开缺口之后,帅旗才会跟着大部队一起涌入敌军的战线纵深,所以骑兵帅旗想要被射成刺猬正常来说是很困难的。
所以根据这个记载来看,朱棣应该是在开战之前就蒙骗了平安,从一开始朱棣本人就没有在真定明军的东北角。
虽然朱棣的亲卫,蒙古骑兵三千小鞑子营还有燕王的大纛帅旗都在这里,而且朱棣的燕王大纛帅旗被在明军东北角冲阵的燕军一次次的带着冲到了阵前。
这一切都使得明军的中军和右翼都始终认为朱棣本人一首在这里指挥着燕军精锐骑兵冲击明军的军阵。
但是实际上朱棣早就带着几百名骁勇的燕军精锐骑兵沿着滹沱河的河岸偷偷的来到了真定明军军阵的正后方。
几百名精锐甲骑这个数量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只要指挥得当并且在够突然情况下在朱棣看来完全可以冲乱真定明军的军阵。
朱棣和朱高煦率领着这几百名骁勇骑兵在真定明军军阵正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