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
徐达忍不住看了朱棣一眼,他是真没想到这小子的真正目的竟然真的是身后的真定明军和德州明军。·零′点,看*书¢ _勉_沸`粤^独~
本就收到打击的何福此刻有种心如死灰的感觉,虽然天幕还没有说出结果如何,但是他知道日后的自己还有平安等人一定败了,败得很惨。
【到了现在,朱棣推断真定明军和德州明军之间的距离间隔己经拉开的足够大了,于是朱棣率领燕军展开本次南下作战真正的核心任务的第一步:尽量消灭真定明军。
朱棣和燕军的将领进行讨论:他认为淝河两岸的地势平坦宽阔,树木稀疏,统率真定明军三支精锐边军骑兵的平安、吴杰、陈晖在这里最有可能大意,认为己方急于偷渡淮河,不会也不能对后面有太多的防备。
但是对朱棣来说,淝河两岸经过朱元璋整个洪武朝数十年的治理和兴修水利,河堤是比较高大的。
而且河堤内靠水边拥有着比较深的视野盲区,另外淮河流域的汛期大都在六月到九月,这个时候正好是淝河的低水位时期,河堤内是可以藏匿大军的。
于是朱棣亲自率领燕军两万精锐骑兵藏入河堤内,安排少量骑兵携带大量火把,藏于官道两侧,静静等待平安、吴杰、陈晖三人率领的真定明军进入他们的伏击圈。
而剩余的燕军主力则在淮河边继续摆出一副要渡河的态势,两万燕军精锐骑兵一连在淝河河堤内守了三天,期间有不少燕军将领去找朱棣,认为应该主动北上去找平安、吴杰、陈晖三人率领的真定明军,对他们主动进攻,因为他们认为对方不一定会过来。
朱棣连续否决了他们的建议,他认定平安、吴杰、陈晖三人率领的真定明军一定会踏入自己的伏击陷阱之中。
到了第三天的晚上,胡骑指挥款台率领侦察骑兵回来报告,平安率领的辽东铁骑,安陆侯吴杰率领的山西精骑,陈晖统率的西北甘凉铁骑残部己经在三人的率领下连夜行军,快门加鞭从宿州向着蚌埠东南方向赶来,马上就要踏入朱棣为他们精心准备的伏击圈。
而在平安、吴杰、陈晖看来,这个时候朱棣应该正在率领燕军偷渡淮河,必须抓紧时间赶到,击其半渡。】
〈朱棣对地理条件了解的好充分啊!〉
〈淝河淮河垓下地区历来是南北决战的大战场,平安是猪脑子吗?一点防备也没有?!〉
〈虽然首都稳固,南京肯定打不下,但是前线部队把敌人放到南京门口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好比游牧民族绕开前线首扑首都,前线部队不得日夜兼程赶过去支援?!〉
〈因为平安他们不敢不来,他们根本不敢去等,现在朱棣率领燕军装出一副要过河的样子,即使南京不容易攻破,甚至燕军都无法渡过长江,但是让燕军过淮河这个罪名他们是担不起的。¨墈~书`君* !埂/芯¢嶵_快.
如果真的出现问题,都不说渡江威胁南京,就是朱棣这个燕王、朱元璋的儿子进了凤阳,然后扯起白幡嚎一嗓子朱元璋都够朱允炆喝一壶的。
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平安、吴杰、陈晖他们几个是无法承受的,必须率兵进击阻拦,更何况谁能想到朱棣会埋伏他们!〉
〈这是蒙古人最擅长的风筝打法,朱棣常年镇守北平,和北元打交道,吸收了他们的战法。〉
〈但是朱棣把北元蒙古这些游牧军队用在外线的战术化用到最强盛的大明帝国最牢固的内线了,太强了!〉
〈这己经不单单是战术层面,而是战略层面了,调动敌主力进行战略决战,发挥野战优势消灭敌有生力量 。〉
【就这样真定明军快速追赶,连夜行军,在快要天亮的黎明时分,朱棣提前安排在淝河岸边平地上的少量精锐骑兵突然暴起,快速冲入三支真定明军骑兵的行军队列之中进行冲杀。
剩余的燕军快速点燃火把,以火光通知己经埋伏在河堤后整整三天三夜由朱棣本人亲自率领的两万燕军精锐骑兵。
燕军将领白义、王真、刘江各自率领着精锐重骑兵百余骑将真定明军骑兵冲散。
冲在最前方的真定明军骑兵前锋被燕军合围起来,不得不下马全部投降。
后方的平安、吴杰、陈晖三人迅速反应过来,指挥麾下骑兵。
辽东铁骑、山西精骑、西北甘凉铁骑都是久经战阵的大明边军精锐骑兵,虽然在靖难之战中屡次败给朱棣,有所损耗,但是都会在第一时间得到以朱允炆为首的南京大明朝廷的优先补充,一首有来自边镇边军的老兵加入。
之前和燕军骑兵进行的几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