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字树的枝头,新的果实正泛着莹润的光。¨第,一`看+书~枉- ¢追?最\鑫?章_节¢这些拳头大小的果实,表皮布满细密的纹路,凑近了看,竟是由所有“家人”星球的符号组成——地球的浪涛纹、音星的音符纹、膜星人的气囊纹,像把整个宇宙的“家”字,都刻在了种子的外衣上。风一吹过,果实轻轻摇晃,里面立刻传出细碎的合唱声,是孩子们的童声混着膜星人的低音,还有金属人的齿轮伴奏,像把整个广场的热闹,都装进了这小小的“音乐盒”。
孩子们踮着脚采摘果实,指尖刚触到果皮,果实就发出“咔嗒”轻响,外壳上的符号突然亮起,在阳光下投射出对应的“家人”影像。摘到刻着浪涛纹的果实,投影里就是回水河的合唱;摘到音符纹的,就是音星的声纹石板;摘到气囊纹的,膜星人的影像就会对着孩子鞠躬,像种子在介绍“这是你的家人”。?l^u\o¨l.a\b+o*o+k′.¨c!o^m?最小的孩子把果实抱在怀里,摇着摇着就睡着了,梦里都是合唱的旋律,嘴角还挂着笑,像在梦里和新“家人”握了手。
永潮把成熟的种子装进特制的“星尘囊”。囊袋是用翼星人的翅膀膜制成,轻便又防水,袋口的抽绳是“门环藤”的藤蔓,能自动感应宇宙的气压。每个囊袋里装着三颗种子,分别刻着地球、音星、膜星的符号,“给新家人留两颗,一颗种在他们的土地,一颗带回地球”。当“听潮五十号”的宇航员接过囊袋,袋里的种子突然同时发声,合唱声在舱内回荡,像在给飞船“壮行”,“是种子在说‘我们想快点出发’”。
三个月后,第一颗种子在膜星发芽了。膜星人把种子埋在他们的“音乐厅”中央,刚浇上当地的“音泉”水,种子就破土而出,嫩芽上的叶片,一面显影着地球的浪涛纹,一面显影着膜星的气囊纹,像植物天生就会双语。_第*一·墈¨书-蛧? !更^辛¨嶵*哙_更神奇的是,这株新苗的“音乐盒”功能进化了——摇动时,不仅能播放地球的合唱,还会自动加入膜星人的和声,两种声音融合得像从未分开过,“是种子在学习新的旋律”,膜星使者在全息通讯里激动地展示,背景里,他们的孩子正围着新苗唱歌,歌词是用两种语言混合写成的“我们都在一个家”。
广场上的孩子们开辟了“种子苗圃”。他们把从各个星球带回的“音乐盒”种子种在这里,每颗种子旁都插着小木牌,写着对应的“家人”名字。现在,苗圃里已经长出了地球的“海”字树、音星的“声纹树”、膜星的“气囊树”,所有树苗的枝叶都朝着光门的方向生长,在风中发出的沙沙声,连成完整的合唱旋律,像植物在集体练习“家人的歌”。
永潮在整理苗圃的生长数据时,发现了“种子的记忆”。每颗种子的年轮里,都记录着从汉代到现在的所有合唱声纹,最古老的年轮里,甚至能听见戍卒打磨铜鱼符的“叮当”声,与膜星人的气囊声形成跨越时空的和弦。“是浪涛把记忆封进了种子里。”她用显微镜观察年轮的截面,发现每个细胞都是个微型的声纹储存器,“这些种子,是会生长的‘宇宙家谱’。”
“显影节”的“播种仪式”上,所有“家人”都带来了自己星球的“音乐土”。地球人带来回水河的河泥,音星人带来会发声的岩石粉末,膜星人带来气囊分泌物混合的沃土,孩子们把这些土混合在一起,装进新的“星尘囊”,再放入一颗最新的“音乐盒”种子。当囊袋被“听潮五十号”投放到一片新的星云,种子在星尘中炸开,无数细小的光粒散开,每粒光粒都带着合唱的声纹,像在给星云里的每个角落,都送去一颗“家的种子”。
夕阳西下时,苗圃里的“海”字树又结出了新的果实。孩子们摘下一颗,摇了摇,里面传出的合唱声里,多了个陌生的旋律——是星云里新“家人”的“我在”声,像他们在说“收到你的种子了”。果实的外壳上,“音乐不停,家就不散”的注脚旁,自动多出个小小的星尘符号,像种子在给新“家人”盖章认证。
孩子们捧着新果实,在苗圃旁又挖了个小坑,把果实埋进去,“给下一个家人留着位置”。泥土覆盖果实的瞬间,地面突然亮起微光,显影出条细细的根须,正朝着光门的方向生长,像种子在说“我会自己找到路”。而光门内的光影里,新的“家人”影像已经显影出模糊的轮廓,他们的手中,似乎捧着什么发光的东西,像在展示自己的“应答信物”,像在说“我们准备好了,马上就来”。
喜欢幽谷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