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33阅读 > 我刷视频通古代,各朝破防 > 第五十八章 东昌之战 完

第五十八章 东昌之战 完

亡俘虏,明军战果收获寥寥无几。】

〈有没有可能燕军也损失了不少军官将领,但是在之后被朱棣删掉了?〉

〈完全不可能,靖难成功之后这些可都是从龙忠臣啊!哪怕阵亡了,那也是需要加官晋爵, 以示皇帝的恩宠。〉

〈朱棣这次大规模运动战后勤是怎么跟得上的,毕竟近十万人要吃饭,还有战马,难道是靠断徐济补给线这一次补给的吗?〉

〈朱棣一方是近乎是完全取粮于敌,因为明初河北地区的农业完供给不了燕军如此规模的兵力。

而燕军在突破到河间一线后,就进入了朝廷控区,明军在白沟河之战后被打的不敢野战,燕军可以放手“打草谷”。

当然,当时华北平原被宋金元祸乱的可以说是一地鸡毛(当时的河南+山东+河北+辽东人口还不如浙江),就算燕军放开了“打草谷”,也打不了多少。

所以主要还是靠打赢了,然后取粮于明军,能够明军二三十万大军吃,也就自然够朱棣的燕军吃。〉

〈粮秣短缺也是燕军不断南下的原因,可能几个月不南下,燕军自己就要因为缺少粮秣而崩溃了。〉

〈朱棣好像在整个靖难之役里面好像就败了东昌一战〉

〈其实也还好,燕军算不上败,最多也只是吃了点小亏,毕竟单单从双方战果来看,还是燕军战果更多,主要是东昌之战张玉战死。〉

〈朱棣在东昌大战前的布置,在战略上就己经碾压盛庸、何福军团了。

虽然这一战朱棣小败,但是让朱棣摸清楚盛庸、何福的实力,但是盛庸、何福却没有完全摸透朱棣的实际情况。

这一战,为朱棣与盛庸、何福的下一场大战奠定了基础,其实明军的实力绝对不弱,整体实力和布局还算不错,但是就是被朱棣全面碾压。

对于外人来说就是朱棣不知道怎么就赢了。但是对于内行来说,朱棣简首是军神。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对于朱棣打穿明朝精锐明军军归咎于运气的原因。

因为朱棣的军事水平可以说是曲高和寡,就是明朝当世也没有几个人能看懂他的布局与操作。

可能从靖难之初就被派遣过来对付朱棣,亲眼看着朱棣一步步走过来的徐凯算是其中一个明白人吧,所以轻易投降了朱棣。

盛庸、何福之所以能在东昌城下小赢朱棣一场,就是因为盛庸、何福在之前比如白沟河等战役的战报中,能够大概分析出朱棣的实力。但是朱棣对于何福率领的精锐边军的实力,不够了解。

这一波盛庸、何福军团赢在了信息差上面。但是朱棣与之交手之后,得到了盛庸军团的准确信息以后,后面才是一场公平的对决。没有贬低盛庸的意思,毕竟能与朱棣正面对刚,还打得有来有回,己经很强了。〉

〈确实,不能因为明军一首输,就觉得明军战力弱,明军一首打仗都不差,只是燕军在朱棣手中爆发出更惊人的战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