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33阅读 > 我刷视频通古代,各朝破防 > 第五十五章 再次大战的前奏

第五十五章 再次大战的前奏

明,洪武

朱棣看了之前被他注意到的那些并不安分的文官一眼,发现自己之前确实是有点太过于重视他们了,他们实际上不值一提,也不值得因为他们而生气。.齐,盛_小*税`旺\ ,哽~欣′罪¢筷¨

【那么那些文官为什么费这么大的力气去扯一个这样破绽百出的谎言呢?

根据是谁得利最多来看,可以得出这些人的目的就是为了吹捧铁铉,贬低朱棣。

这些人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伪造了铁铉面对燕军主力进攻,坚守济南城击退了朱棣,并且在后面杀伤了大量的燕军等众多功绩。

但实际上朱棣从来就没有在击败李景隆之后亲自率军还是燕军主力去进攻过济南城,而且在之后的靖难战争之中也没有去进攻济南。

因为济南从来都不是朱棣南下进攻南京的必经之路,济南城本身虽然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但对朱棣来说其实是比较次要的。

而且济南也并没有驻扎着足够强大的明军的兵马,无法向着西发起纵深打击,所以对朱棣南下进攻南京不具有足够的威胁。

对于朱棣这种凭借机动性和战略纵深打仗的人来说,完全没必要攻打济南。

也就是说朱棣和铁铉这两个人大概率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面。

至于为什么不在济南驻扎一支足够强的明军,因为济南距离真定实在是太远了,无法形成呼应。

这也是为什么之后盛庸率领的兵马并没有选择驻扎在济南,而是驻扎在了德州。

实际上德州距离真定的距离还是不算近,两者之间的空洞有些过大了。

从古至今,南北交通运输路线上最重要的枢纽核心是徐州、济宁、德州三个城市。

而聊城和济南分别在这条运输线路的左右两侧,这两座城池主要起到的是侧翼保护的作用。

相比之下,济南的条件要比聊城好。

因为济南的地理优势够大,济南背靠着泰山山系,还有沂蒙山区,而且前方有黄河经过,可以屯兵囤粮。

但事实上,济南走首线南下泰安和济宁,背后是连绵的山区,易守难攻并且道路崎岖,而聊城到济宁则是一马平川。

在之后的靖难战争中,朱棣短时间内的一切谋划一切行动都是都是在徐州济宁这一条线路上。

而且就算朱棣真的要攻打济南,也绝对不会选择强攻。·零\点^墈+书? ~追!蕞^薪¢蟑?结¨

从朱棣之前的多次攻城之战也可以看出来,无论是松亭关这样的险关还是真定这样的坚城,再到之后假装奔袭大同,朱棣对于这些险关和高大坚固的城池朱棣并不会选择强攻,而是选择其他的办法。

更何况济南当时是山东省首府,绝对的易守难攻,朱棣没事为什么要啃这么一个硬骨头呢?】

〈很正常,就因为易守南攻才设置成省会,首府。

而徐州这个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 因为地理位置好,和平时期容易发展,但是战争期间破坏也会更严重。

但凡手上有点本钱的都想来争,快两千年下来被霍霍得不成样子了,而且黄泛区一马平川,在宋代三易黄河后经常黄河泛滥,所以在宋朝之后山东省首府不适合设置在黄泛区。〉

【更何况朱棣在率领燕军主力在泰安西侧的铧山再次战胜李景隆之后,现在的燕军己经朱棣己经连续作战一个多月,连续奔袭八百多里了。

身后还有驻扎在沧州的徐凯部明军和驻扎在真定的平安等人率领的真定明军,两地加起来数量也有几万人。

而且要知道的是沧州可是完全卡在济南和天津之间,虽然这些明军都因为白沟河之战士气变得低落,朱棣在追击李景隆之前与己经做好了安排。但即便如此朱棣也不会在身后有两支兵马的情况下去攻打一个对自己没有什么意义,本身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威胁的坚城。

朱棣如果想要继续和以朱允炆为首的大明朝廷作战,那就必须要想办法补充兵力,获得辎重粮草器械军资。

所以朱棣必须保证河北南部和山东北部的人口和粮草军资能安全运回北京。

那么朱棣想要做到这一点,有必要去攻打济南吗?

朱棣只需要派出一小支燕军,小规模的试探性佯攻济南,对济南城进行劝降。

而在济南城内的铁铉、盛庸看来,济南收拢的明军溃军不少,数量上要比燕军多。

而且还有着济南这么一座城墙高大,深厚的坚城可以依托,城内拥有足够多的粮草辎重储备,前方又有真定明军和沧州明军两支友军作为呼应支援,沧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